-
磨料磨具行業新標準一、國家鼓勵制定團體標準2015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簡稱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標準化改革的一項重要
-
機床工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動力從范圍來看,過去40年來機床工業的主要發展動力可歸納為“四大紅利”,即改革紅利,公開紅利,發展紅利和人口紅利。1.改革紅
-
通過數控機床的自主創新初次突破250,000臺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6.89萬億元,同比增長25.06。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2013億元,同比增長21.14。在列入快報統
-
數控機床出現問題怎樣找到并排除數控機床維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將可能會出現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進一步的維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本世紀初,機床行業的持續高速增長在2012年結束,背景是機床消費市場的重大變化。數據顯示,2012年金屬加工機床消費市場的增長率從2011年的-32.9%下降至-2.1%,而經濟衰退持續了大約5年,直至2017年。市場逆轉導致機床行業陷入嚴重的“產能過?!蔽C,從持續的高速增長,并被迫進入轉型和調整的艱難階段。市場變化的特征是結構性的,雖然總需求下降,但需求結構顯著升級。因此,機床工業的產能過剩也必須是結構性的。盈余是與市場正在加速的傳統需求相對應的落后產能,與新市場需求相對應的供應能力明顯不足。其實質是“結構性產能過?!?。其背后是產業結構的整體不平衡。中國機床工業的結構性失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品供應能力水平的結構不平衡。具體表現是通用均質產品的供應能力嚴重過剩,而定制差異化產品的供應能力顯著不足。機床工業在大規模生產模式下制造中低端通用單機產品的傳統能力。在過去幾年中,甚至企業都模仿了汽車工業模型,并為建立機床生產線做出了巨大努力。這種優勢在老國有骨干企業(包括轉制國有企業)中尤為突出,許多新興民營企業也紛紛效仿。自本世紀初以來,機床工業的持續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上述優勢。
2012年以來,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中低檔通用型單機類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大幅下降;而高檔型、定制型和自動化成套類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卻快速增長,這一變化與機床工業的供給能力結構形成了明顯的錯位,適應傳統市場的龐大產能在顯著變化的市場面前不可避免地陷入窘境。
必須指出,正在發生的市場結構性變化不是短期現象,而是一種長期的趨勢。這種趨勢也不是近幾年才開始,只是一度被過熱的市場氣氛所掩蓋了。因此,清醒認識并主動適應這一長期趨勢,從根本上調整自身供給能力結構,是機床工業企業的明智選擇。
二是企業模式層面的結構失衡。具體表現為“產品專業化”類型的企業過多,而“市場專業化”類型的企業則鳳毛麟角。前者是指專注于某一類(或某幾類)細分產品的企業,如車床類、銑床類、磨床類、齒輪機床類等等,我國機床工業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屬于這一類型。這類企業有特定而有限類型的產品,但是一般沒有特定的目標市場領域,產品的普遍適用性和市場領域的廣泛覆蓋往往成為該類企業的追求目標。它們的突出短板是缺乏對用戶工藝的深入研究,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成套解決方案的能力普遍薄弱。
所謂“市場專業化”企業,是指專注于某一個(或某幾個)細分市場領域的企業,比如專注于汽車動力總成、汽車整車沖壓工藝、航空、船舶、鐵路、消費電子、模具等等。這類企業有特定而有限的細分目標市場,其產品具有非常鮮明的市場針對性。它們的突出優勢是對目標市場的用戶工藝有著十分深入的研究,是真正的用戶領域專家,因此具備極強的為用戶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能力。
相比之下,**類企業是面向企業內部的專業化,是產品專家;而第二類企業則是面向外部市場的專業化,是用戶專家。企業類型的不同反映了企業市場定位、經營戰略的區別,也必然導致完全不同的企業特質。與前者相比,后者更受用戶歡迎。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市場專業化”類型的企業模式是適應高端細分市場特殊需求的必然產物,要想進入高端細分市場,*宜于采用市場專業化的企業模式。尤其那些對加工質量要求高的行業,無不對所需機床設備和服務有著專業特點十分鮮明的嚴苛要求,這是通用型的產品和非本領域內的專家根本不能勝任的。事實上,目前占據上述高端細分市場的企業多數屬于市場專業化類型。
比如德國格勞博(GROB)公司占據了中國轎車發動機缸體/缸蓋加工領域70%以上的市場份額;再如濟南第二機床廠,該公司不僅在中國轎車整車沖壓工藝領域占據了近80%的市場份額,還強勢進入美國市場并站穩腳跟,這首先得益于企業長期專注于該細分市場的專業化戰略。如果要在更多的高端細分市場有所作為,必然需要更多的市場專業化類型企業的努力。
三是工業體系層面的結構性失衡。數控機床的主要功能單元和關鍵部件主要包括數控裝置,伺服驅動單元,主軸單元,測量反饋元件,轉盤,換刀裝置(ATC),滾動元件,軸承和液體氣體潤滑裝置。所謂工業系統的不平衡是主要功能單元和關鍵部件的發展滯后于數控機床的發展。盡管國家產業政策得到長期支持,但國內高端數控機床所需的主要功能單元和關鍵部件仍嚴重依賴進口,這不僅制約了行業的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適用于機床行業。 。
上述三個結構性矛盾是機床工業現狀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它也是機床工業轉型和調整的根本出發點。需要努力解決它。